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誠意沒有行動的表現,是假象空言。

誠意沒有行動的表現,是假象空言。
論述教會體制分為主教制、長老制、會眾制及無體制四類,各有其優劣利弊。近期在北美教會出現一種”委員制”,較大的華人教會也有採用了。
委員制,又稱合議制,是政治體制之一。行政組織的決策權與管理權,並不是由單一的領袖擁有,而是平均由一定數目的委員組成委員會共同行使。委員會的決策通常協商達成一致的原則進行。在世界各國中,瑞士是使用委員制的國家之一,現今歐盟組織也採用此制。在瑞士不設國家元首,如總統、總理等,中央政府由委員組成,每年輪流為主席,對外代表國家行使主權,對內只是象徵性的元首,並無特別的職權。國家最高策略由委員集體決議、執行,權力平衡,共同負責,可以避免權力集中,防止個人專政,或爭權奪位現象發生。
委員制是一種群體組合集體領導。大型教會若有三個牧師以上,即可採用委員制。由領導牧師群共同議定教務方針,分工合作,推展事工。每一、兩年輪流由一人擔任領導牧師,代表教會。實權分配,大伙有機會輪值領導治理教會,沒什麼好爭的。確實可以避免牧師間的爭權奪位了。對眾多牧師的教會不失為一種可以制衡牧師的辦法。對於一或兩個牧師的小教會不適用。
問題又來了,若這個教會還有永不退出的牧師或終身長老存在,這個領導牧師團成了他或他們手中的木偶,這布袋戲怎麼演怎麼唱都在他或他們的手掌中隨便的耍了。若是他或他們有真心誠意建立這權力均衡的委員制,那麼,永不退出的牧師應該即日搬出主任牧師辦公室,以正視聽;從此不再參與執事會干擾議事,還政於民,不再干政,讓執事們有充份發揮治理權,一洗"猪仔議員"的污名;從此不再參與教牧同工會,尊重當權者有獨立的人格,讓領導牧師團有充份發揮推展教務的才能與理念,使教務煥然一新。那麼,終身長老立即宣佈任期,屆滿退出,不得連選連任,必須休息兩年後方可參選,以票選方式行之,顯示其沒有強制掌控教會管理權、財政權(世界上任何機構的財政主管每一段時間就要更調,以防日久生弊。若是掌握財政大權,五年十年不變,你相信沒有弊病嗎?)。我們應該舉手敬禮,歌功頌德了。
誠意需要有行動表現,沒有行動的誠意是假象空言。如果永不退出的牧師或終身長老還是冥頑不靈固執己見,任何改變都是為了自身的權勢擴大的謀略,是騙人的把戲而已。休矣!只好耐心等到那一天了。神啊,你也要耐心等,也給我們力量來等!若是再發生紛擾,肯定由他或他們而起,那是你所允許的了?但願你的名不再被羞辱?希望你感動更多的你的子民起來建立健全的體制,防範杜絶那些野心、私心的永不退出的牧師與終身長老,讓你的家安寧。阿門!
預告:下週開始深入討論教會要建立什麼樣的體制?如何建立體制?敬請期待!
請各位訪客認真思考,一同討論,提出你的意見看法,大家一同擬出更完善的方

案, 以供天下教會參考採而行之,神的家得安寧,神的名得榮耀,神的國得建造,
神的計畫得以早日實現。我們一同歡呼,一同大喊:哈利路亞!哈利路亞!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牧師當和尚,撐傘。

牧師當和尚,撐傘。
無體制教會是沒有任何行政制度的教會。他們重視自由的敬拜,與神直接交通,沒有一定的型式,都希望回到使徒時代的單純中,不需要任何具體的有形的組織,特別強調聖靈會自由地帶領教會方向。各弟兄姊妹都是平等的,教會事務也由會友分擔。在教會決策上一同祈禱等候神,隨從聖靈引導,不採用選舉表決方式,非常重視屬靈的權柄。由於他們不設立牧師,各人憑從神所領受的亮光與眾人分享,由有講道恩賜的弟兄站台佈道與解經的工作。如貴格會、聚會所、以及早期的靈恩派教會。
靈恩派教會特別強調聖靈引導,早期有些教會的牧師主導"聖靈"降臨活動,宣告由"聖靈"感動而發動各項事工的方向,牧師藉着”聖靈”的權柄掌控教會,成為專制獨裁,而被福音派指為”異端”。
聚會所是中國出現的特有形態的教會,有一部份特別不注重教會形態及敬拜禮儀,會眾相聚一堂,也沒有一定聚會程序,大家一同禱告呼求神,等候"聖靈"感動。李常受所帶領的聚會所在上世紀40年代發展極快,他被尊為"先知",以神權管理教會,行中央集權的專制獨裁。
唯有貴格會比較平和,注重傳福音,雖無組織型式,注重聖靈引領,凡事由會眾集體議事,似同會眾制。
團體必須有組織才能有系統的管理,以達成其共同目的。同樣,教會若沒有體制就散漫無章,很容易被”野心”者、好權勢者所掌控,照一己之意走向偏鋒,成為異端。
又要講到一些獨立教會了。他的建堂歷史短,創堂牧師又無建立體制的觀念,或再加上不願正式建立體制來約束自身的管理,以"創業老闆"自居,管理教會,一切我說了算。形同沒有體制的教會,即使有組織工作人員配合,亦是照"老闆"心意做事,因為工作是"老闆"給的,薪資也是從"老闆"來的,合規的要做,不合規的也要聽。像是一場沒有標準規則的遊戲,裁判可以隨時任意改變規則,這遊戲怎麼玩呢?合法的可能違規,違規的可以合法;任意叫張三出場,要李四進場。這場遊戲能不發生爭吵嗎?
沒規矩不能成方圓。隨心所欲畫出的不成方也不圓卻像烏龜王八。有一個教會"老闆"原先規定:要當執事必須參加禱告會,不來禱告會的人不能被提名為執事。有一個姊妹遵守規定老老實實的每次禱告會必到,五年如一日,終於被提名選入為執事。不料,第二年"老闆"要提名一個人前會拍他馬屁,人後會為他收集情資的人為執事,但他從來不來禱告會,於是立即廢除"執事必須參加禱告會"的規定,為這個弟兄當執事開了方便之門。那位苦撐五年禱告會的女執事,在執事會有發言權而大呼"冤情"。不亦妙哉!連續兩三年,把那些有錢的醫生、有免費機票的導遊、會送禮請客的、會吹牛拍馬的、搖旗吶喊的、唯命是從的卻從不參加禱告會的人都"保送"進入執事會,大功告成。不亦妙哉!老闆又宣佈了:”當執事必須加參禱告會”。
這就是獨裁的權威,自己訂了"法",又毁"法",玩"法”。比無體制的教會還要危險,專制蠻橫的獨裁者,要怎樣就怎樣,任意而為,你能怎樣?就像無頼阿扁說的”你麼安拉?”誰要你們選我?就要聽我!認命吧。
有人想建議這類牧師適合當和尚,撐把傘,問題就解決了。也不再會有人指驢罵秃了。這樣的獨裁的教會,無法又無天(不敬畏神),能不亂嗎?
親愛的弟兄姊妹,若你的教會有這等法無常規、事無定則、變來變去的情事,快起來建立健全的體制,並確實行之,讓獨裁老闆走下神龕,神的家得安寧。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

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
在宗教改革運動後宗派紛起,在神學思想上各有主張,在教會體制上主要不外馬丁路的主教制及加爾文的長老制。在主教制教會中牧師最大,易入專權;在長老制教會中長老最大,是代議士,當選後以一己為中心,不能充份代表"民意"。其時適逢西歐文藝復興運動,人文主義興盛,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人權意識增強,封建政治體制開始瓦解。新教信徒對教會不能即時實現民主體制感到失望而不滿,就有所訴求、尋求、追求。
到17世紀中葉,英國國教聖公會主教制的權力越來越大,對會眾管制越來越嚴,首先發難的是英格蘭清教徒運動。他們一部分改行"間接民主"的長老制,一部分以神學家慈運理的思想理念為藍本,主張各教會獨立自主,由會眾直接管理。強調教會的唯一領袖是基督,每個信徒在上帝面前都是祭司。信徒自行結合組成教會,每個教會都是獨立自主的教會,其上沒有各級管轄機構。牧師由會眾直接投票選聘。除牧師外,大多不設長老,執事、行政人員也從會眾中選出,並由會眾議決一切教會的內部事務,屬於直接民主體制,世稱"會眾制"。
會眾制,又稱公理制,主要精神就是"直接民主"。清教徒到北美後,新的教會多採用會眾制,如浸信會、公理會、神召會、門諾會等。教會的會友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選聘的牧師只負責傳道、教育、祈禱;從會友中選出多個執事,負責管理教會行政事務。他們很多教會不設長老,以免長老專權,但另設幾個顧問,從退休牧師及德高年長的會眾中選聘,任1-2年,不參與政策性決議,只為超然的的監督、守望、指引、提醒的工作,這種管理模式結合了民主、紀律、信任,人的努力和神的祝福,治理神的家。
民主制度比較可以預防極權。會眾制一時興旺福音,舉世風從,至今普世教會多以此為建教藍圖,雖有舊屬的主教制、長老制,在體制上也逐漸向直接民主的會眾制修正。
在主教制教會中牧師最大,在長老制教會中長老最大,在會眾制教會中信徒最大。有一個笑話:要做牧師就要去聖公會,要做長老就要去長老會,要做信徒就要去浸信會。其實現在他們在體制上都已採用民主制的管理運作,只要”按章辦事”,問題就不了。
19世紀以來新興宗派、獨立教會在自由民主的思潮下,也多採用會眾制。但因其歷史短,又無傳統禮法可循,往往用其名無其實,弊害更大。有一個專為解答基督教問題的網站,解釋會眾制:” 當會眾制精神不彰、長老沒有權柄、而教會之上又沒有監督單位時,會眾制的教會很容易就變成比主教制體系的教會還主教制,完全就是牧師獨大,而沒有監督者了。主教制的教會還會透過層層節制來控管不當行為,可是,當會眾制的教會變成另一種主教制時,就沒有控管可言了。……原本是最看重民主制度的會眾制,其實,後來反而很容易變成最不看重民主、強烈訴諸順服權柄的主教制。……在這種教會之下,我們會發現信徒的反對聲音,牧師未必理會;牧師可以自行決定各種重大方針,然後未必經過大家同意,全教會就開始必需順服遵行。長執會已經沒有監督功能,只有執行功能而已。煞車的存在,只剩下牧師自行決定。” 這個代表基督教發言的網站不是亂說的,看看我們周遭的教會,尤其是一些獨立教會就更易發生了。事實確是這樣,一個創堂牧師若是心地狹小,只重權勢,他會把會章中訂下"牧師由會眾選聘"的條文嗎?雖然他可能對外宣稱它是民主"會眾制"的教會,實際上行的是永不退位的"主教制",有的甚或為鞏固他的王國,就敕封終身長老,這長老對他能發揮監督作用嗎?至於選執事麼?那是騙人的,都是由他提名的”同額”選舉,這合乎”民主自由選舉”的精神嗎?
騙人一時,不能騙人一世。在你的教會若是有這類情事,遲早必會生亂的,或已發生變亂過。這是大不幸,因為有尊嚴的人必不能長久容忍"民意"被強奪,被強姦。你若不想見到"天下"大亂或再生亂,只有早日奮而興起,建立健全的體制,並確實行之,則”天下”太平指日可待矣。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永生不死,如龜 齡鶴壽!

永生不死,如龜 齡鶴壽!
宗教改革後,兩大壁壘:馬丁路德與加爾文在神學理念上是一致的,在教會體制上有分歧。馬丁路德主張延用天主教的體制,與政治結合,使信義宗、聖公宗走上"新教皇獨裁"的主教制,歷史證實他們錯了。加爾文根據聖經以及教會歷史,非常謹慎地提出"民主集中長老制"的體制觀,建立了歸正宗、長老會,主張牧師、長老和執事各盡其職。
長老會主要是指教會行政組織架構。長老會中有小會(地方教會治理單位由牧師、長老組成)、區會(行政裁判單位包括教導長老--牧師和治理長老--選出平權管理區內教會)、其上還有中會、總會,層層監管。每一間教會皆在行政裁判單位的看管下,而整個大的教會透過一個監督及控制的系統,緊密地聯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共同性質的教會。後來歐洲以至美國眾多教會發現自身體制的缺陷,而逐漸接受長老制,如信義宗、衛理宗。
問題又來了。長老制各教會都設立一個"小會",為教會最高權力機構。由教導牧師(區會遴派,會眾選任)與治理長老(會眾選出多人)組成小會,牧師為主席。議事時,牧師的一票,敵不過長老的多票。若是牧師與眾長老意見嚴重不合,打敗的肯定是牧師;若是這個教會有個霸氣的長老頭,牧師還是早點捲鋪蓋走人最好。
長老制在歷史行程中不盡是順利的,不斷的在缺陷中改進。今天長老制的教會對長老品行有嚴格要求、有年齡限制、任期改選,而逐漸完善。所以被公認:長老制在各宗派中最具民主精神。很少見到在長老教會體制下的教會有強烈紛爭的現象,假如一個教會發生爭議矛盾,先由牧師、長老在小會中協調,若協商不成則由區會行政法庭調查、處理、裁判,若是牧師有錯,立即調離改派;若是錯在長老,則召開會友大會公決,事端就平息了。
這類紛爭若是發生在其他教派,尤其是自創的獨立教會就遭了,沒有"上級"協調緩衝的空間,兩派缺兵相接,殺得腥風血雨,終有勝敗,最後只有走上分裂。倒霉的是神的家衰落了,教友分散了,神的名羞辱了。
最可怕的莫明其妙的"怪胎"制,是該咒詛的一些極其少數的創堂年期短又沒有健全體制的獨立教會。這是事實,在時代一個時間點上很遠很遠的某地有一個獨立教會,大概是世界上僅有的教會(請勿對號入座,不然自找麻煩),有牧師是主教、教皇,用選舉,反正是騙人的,免了。乾脆封立了很多”終身長老”,都是創堂打拚的元老集團,用分贜式的權力分配。演變成:我在,我是主教,一切我說了算。我去天家,你們是"終身長老",繼續控制教會。你們若在我之前先走了,我就再策封一個,暫時留在人間的年輕長老,我管不了哪,你們好自為之。你們以後也要與我相見,在地上的都管不了時,再交給上帝吧!
我在此向這類"忠心"的”神的僕人”主教牧師、終身長老祝福:祝你們青春常駐,永生不死,如龜 齡鶴壽!若是你們沒有信心得永生,就請費點心思為保神的家在你們升天後也能平安,早點建立健全的體制,並確實行之吧!神必賜福給你。
請大家擦亮眼,看,還有那幾個教會有終身長老的?

2009年9月1日 星期二

獨裁的特性:死不認錯。

獨裁的特性:死不認錯。
宗教改革後,各宗派教會根據各自對教會性質和職能的神學觀點以及對聖經有關教會組織的記載的解釋,制定不同的教會體制。
教會需要管理,需要管理的方法和程序,是一個教會的體制問題。新教發展歷史上已經形成了主教制、長老制、會眾制及無體制等四大體制。
主教制是教會中最古老的制度,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出現最早的信義宗所採用的體制。起始的宗教改革者大都是出自天主教,擺脫不了舊思維的模式,他們所採用的體制,幾乎與天主教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主教、牧師可以結婚。而天主教的主教制是源自第一世紀初期基督教會的主教制度,可以說主教制是整個基督教宗教歷史中最悠久的神職人員制度。
新教中的主教等同教皇,一手掌控整個教會的教務、行政、人事、財政大權,以專制獨裁治理教會,類似政治體制中的君主制。這個古老制度有其"好處"?因為主教、牧師權柄最大,長老、執事、其他人等都只是協助者而已,最終決定權在主教、牧師。大家都要"順服"掌權的,較少爭議,行事效率高。這類教會不可能發生"趕牧師"的悲劇;卻會有"趕會友"的閙劇。前幾年在一個教會就發生過:這個福音派的教會只重講道不重視門徒培訓,十多年沒有查經班,廿年沒有主日學,會眾得不着餵養,靈命淺薄,靈性不堅,沒有滿足感。地方上,適時來了一個被指為”靈恩"人物,聚會中盡情的歌頌,敬虔的禱告,吸引很多弟兄姊妹去參與,牧師緊張了,查證、勸導、阻止,有幾個還是要去,主理牧師下達"封殺令",派小牧師去傳達:”你們再去,就不要再來教會了。”把他們都趕走了。又有一個教會起爭議,牧師就對有異議的會友說:"你既然對我們教會有意見,你就去別間教會好了。”又把他們趕走了。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以<古拉格群島>揭示蘇聯勞改營生活,被蘇聯斥責為叛徒,拘逐出境。中國民主運動人士魏京生在北京街頭貼大字報<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宣揚民主自由,被中國當局逮捕入獄、流放國外。走了就清靜,鐵幕裡沒有聲音就表示全體”擁護”,好辦事。
主教制是完全專制獨裁的,主教是唯我獨尊的”皇帝”,英國國教聖公會最為首例。文藝復興後重視人權、自由,信徒不能接受主教的獨裁、腐敗。首先發難的是在十七世紀中期蘇格蘭出現清教徒運動起而反抗獨裁式的主教制的聖公宗,最後以戰爭解決。英格蘭的新派出走美洲,追求宗教自由,有了新的自由民主制新教。
信義宗最初教導教會需順服掌權者,認為教會如與政權正面對抗必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發展種下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信徒成立”納粹福音基督教"的黨派,組織一個納粹政權的德國基督教。二次大戰後遭到指責,造成今天信義會在德國的哀落。
現在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已經很少,完全實行主教制的新教只有普世聖公宗,而信義宗和衛理宗則由各區會自行選擇體制,多已採用長老制或會眾制。在台灣、香港等地的信義會和衛理會經過多次紛擾,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都已採用民主式的體制,逐漸步入健全。可以從眾多教會中不見到紛擾,足以為證。
從錯誤中學習總是好事,怕就怕在那些頑固的獨裁者死不認錯。香港有個"基督教園地"講述教會體制說:"在主教制體系的教會中,信徒本來就會受到教育,要求信徒要強烈順服權柄。另外,異端、邪教也喜歡走主教制,特別是異端很多都沒有層層節制的觀念,幾乎都是老大一人說了就算。在缺乏監督單位的管制之下,加上這種教會又非常強調權柄與順服,絕對的權力,必帶來絕對的腐化,各種性與金錢的醜聞就很容易層出不窮。不相信的話,請大家自己留意一下在報章媒體發生的性與金錢醜聞的教會,是不是都比較屬於走主教制的教會,特別是那些不屬任何宗派卻又走主教制精神的獨立教會。"
問題就是出在那些創堂年資淺的獨立教會,若是由牧師主導,他又是眼光短小,只見眼前的權勢,沒有"百年大業"的理念,主教制成了他唯一的選項。或許有一點民主式的”選舉”執事,亦只是徒具形式,是騙人的樣版。坐在"教皇"的寳座上統治他的"王國",甚至退休後仍端坐在寳座上升為”太上教皇”,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嗚呼哀哉!
這樣現代版的主教制,可能是難得一見的奇觀,絕對不可能在一個正常的教會中發生。你願意看到嗎?對這樣的人能不發聲嗎?若是一直寬容無聲的忍耐,那是慫恿放任他去做他自我的事,這樣的行為形同默認他的合法性,他就會更加囂張蠻橫了。若是他的教會紛爭不斷,肯定這個教會一定有問題。在這樣專制的教會裡,你還默認不啃聲,做了幫凶尚不自知,就更為危險了。這就像30年代德國主教制的信義會成了希特納的幫凶,你一定不會做吧?
如果你的教會有如此情況,你能再沈默嗎?快起來為建立健全的體制,確實行之,教會方不致再受獨裁者的擺佈,神的家才會得安寧。努力吧!

請大家告訴大家,不用怕,是非自在人心,長城不是一天造成的。